聽到減重的關鍵是控制血糖與胰島素,大家一定會很疑惑,難道不是減少卡路里的攝取嗎?事實上,大多數的人關注的焦點是錯誤的,如果是卡路里的攝取,為什麼經常看到一些人食量很大,卻吃不胖,電視當中也有一些大胃王,明明吃得多,人卻很精瘦,原因在於體內的賀爾蒙是怎麼作用的,會讓我們的血糖維持在特定的區間。而體內賀爾蒙系統的作用其實反應的是我們長久的飲食習慣,飲食習觀精緻糖分與澱粉的人,他的血糖是經常在過高與過低的情況中擺盪,當血糖過高的時候,會刺激胰島素過度分泌,身體傾向於囤積脂肪,而接著就是急轉直下,血糖太低,人就會很饑餓想要進食更多,人就會在吃過飽和過度飢餓之間不斷的擺盪,人就容易肥胖。
農業時代開始 肥胖 的問題出現
人的身體機制其實幾千年來變化是不大的,試想上古時代,我們的祖先在荒野中以打獵維生, 經常是吃一餐不曉得下一餐在哪裡,那時候是以動物的肉類為主食,而自然的機制是蛋白質與動物的油脂,可以讓人類比較耐得住飢餓感,維持長時間未進食的狀態,而進入到農業時代,開始有精緻白米的出現,這類的主食,身體幾乎不用做功去消化它們,很容易就能吸收,也造成人類開始有能量過甚的問題,脂肪容易囤積,肥胖也相應而生。
精緻食物造成血糖控制不穩
越精緻的食物,其實越容易寵壞我們的身體,讓腸胃不需要一層又一層的做功,就能輕易地獲得熱量,因食物代謝身體消耗的卡路里極低,像是白糖、白飯、白麵包、白土司一類,這類的主食吃下肚,人的血糖馬上就會飆升,開始變得疲倦,不太想動。如果我們經常拿這些食物餵養我們的身體,就會養成一個易胖的體質,血糖就像坐雲飛車一樣,一下過高,一下又過低,人可能吃太飽接著又過度飢餓的大吃一頓。
肥胖賀爾蒙-胰島素
攝取過多的糖類會變胖,都是因為胰島素在作祟,胰島素又被稱作是肥胖賀爾蒙,會促進體脂肪的囤積,體脂肪是被儲存在脂肪細胞的中性脂肪,血液中高濃度的胰島素不但會促進脂肪合成,也同食會抑制分解,所以只要持續攝取精緻糖類,就絕對不可能減重成功。
胰島素追加分泌促 肥胖
其實,胰島素存在的目的並非是讓人類發胖,而是對抗饑餓,讓我們上古的祖先可以在有一餐沒一餐的情況存活下去。在正常的情況下,身體會二十四小時少量的分泌胰島素,這就是所謂的「基礎分泌」,然而一但吃進大量的精緻糖類,血糖就會飆升,這時候就會「追加分泌」超過基礎分泌數十倍的胰島素,最終導致肥胖的結果。相對的,不論攝取多少蛋白質和脂質,血糖都不會上升,因此不會造成胰島素「追加分泌」,所以與肥胖無直接關聯,最近有發現部分胺基酸會刺激胰島素分泌,但是在比例上不到令人擔心的程度。
選擇原型澱粉
所以慎選你攝取的醣類非常重要,糖類一般被稱作碳水化合物,包括膳食纖維和糖類的組成,前者是食物中難以被人體消化的纖維質,幾乎沒有熱量也不會升高血糖,這存在於許多原型澱粉當中,原形食物就是接近天然無加工的食物,是能夠增加人體代謝的食物,也是減重朋友最適合的食物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