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初只是肩膀一個小拉傷,本來以為會自己好,有時候痠痛,有時候刺痛,甚至晚上會痛醒。漸漸的,肩膀的活動角度變小,很多日常家事做起來變得困難,連自己要扣內衣都不容易。這是典型五十肩(肩周炎)的發展過程,它就像是感冒一樣,有一定的病程,但是透過合適的治療,可以縮短這個時間,快速減緩疼痛和恢復肩關節的角度。
病程的分期與症狀
病程分三期分別是發炎期、冰凍期、解凍期
- 發炎期:肩膀活動受限還不明顯,但是會痛,有可能越來越痛,尤其晚上痛得更明顯,甚至睡不著,時間大約是2-9個月。
- 冰凍期:疼痛程度下降,但是隨著發炎期關節囊逐漸增厚,周邊的沾黏越來越明顯,活動度也受限的越來越嚴重,可能持續4-12個月。
- 解凍期:又稱做恢復期,這時候疼痛不像發炎期那麼難以忍受,但是因為沾黏嚴重,所以,肩關節活動都會伴隨著疼痛,為了完成日常活動,身體會動用輔助的肌肉群,進而產生代償性的傷害。
(參考資料:https://www.ncbi.nlm.nih.gov/pmc/articles/PMC5917053/)
五十肩的成因
就結果來看是關節囊的沾黏,造成活動度受限,其實,剛開始的原因只是一點小拉傷,卻被輕忽了,少了休息讓傷口復原,仍然進行日常活動,造成受傷地方反覆發炎增厚,成為疤痕組織,最後無法正常活動。
不治療會好嗎?
基本上,我們生活中都有一定的慣性,以習慣的姿勢持續進行某些活動,假如不治療,也許經過適當的休息,可能疼痛會緩解,但是,活動範圍很難完全恢復正常,而適當的治療可以減緩疼痛、縮短病程、減少康復後遺症。
微創針刀治療優勢
微創針刀是結合傳統針灸針和手術刀的新治療器械,針刀的末端是刀刃狀,可以有效的剝離沾黏組織。治療有兩個治療目的,第一、解除沾黏,改善活動度。第二、減痛,在神經壓迫的地方,鬆解張力過強的肌筋膜,減輕神經壓迫。
有哪些需治療的區域呢?針對解除沾黏,會針進關節囊周邊,剝開增生的組織,促進修復。針對鬆解張力過強的肌筋膜,治療的範圍比較大,與肩關節活動度相關的肌群都有可能治療到,例如:提肩胛肌、棘上肌、肩胛下肌、斜方肌、後上距肌等等。在我的治療理念,從身體動力鏈出發,動作進行的過程,動員的肌肉群,都參與其中,就像右投手,必須動員左臀部、腰部至右肩臂的肌肉,蓄力把球投出。所以左側肩關節沾黏,患部右側的髖臀部也會下針治療,這也是中醫經絡理論的遠端對應。
微創針刀的治療優勢在於療效迅速,比起單純吃藥、物理治療(熱敷、電療),有更好的減痛與改善活動度的效果。就門診統計,密集治療六次,一週一次,可以讓活動度改善至八成,平均三個月內,大部分的患者日常生活的動作幾乎沒有阻礙。
如何預防五十肩
- 避免單手拿重物,尤其伸手往後取物的動作。
- 勞務工作盡量要30分鐘休息一下,例如做家事。
- 高處的打掃工作,盡量使用器具,避免雙手高舉過肩太久。
- 時時檢視,兩隻手臂抬高的角度有沒有一致,若沒有可以盡快找醫師諮詢。
- 均衡飲食,睡眠充足。(參考:https://tcmhuan.com/2021/06/18/food/)
解凍期的居家復健運動
解凍期的患者,如果能在家中配合一些復健運動,可以有效縮短病程。需要使用的工具有筋膜球、瑜珈滾筒、毛巾等等。
利用筋膜球夾在肩胛骨與牆的中間,按摩肩胛骨上緣:棘上肌、提肩胛肌、上斜方肌。肩胛脊下緣:棘下肌、大小圓肌。內側緣:大小菱形肌、後上距肌。瑜珈滾筒可以側躺使用,按壓軀幹兩側的前距肌,每一個部位八到十二下為一組,一日進行三至五組。毛巾用在增加動作的延展度,改善內收動作的角度,可以讓病側手臂往後揹,抓住毛巾一角,健康的手抓著另一角,協助患側手活動度增加。
如何自我檢測
- 做出舉手動作,手往前高舉過頭,檢查兩側手高度是否一致?
- 腋下夾緊,手肘成L型往外轉,是否能轉得開?
- 手往後揹,移往對側的肩胛骨,是否抬淂上去?
如果以上動作過程會伴隨疼痛感,就要懷疑是五十肩,建議及早治療。